时间:2025-05-27 19:15
一、不执行劳动仲裁裁决怎么办
1.一方若不执行劳动仲裁裁决,那另一方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
法院会着手调查被申请人的各类财产,像是银行存款、房产以及车辆等。
2.经法院核实清楚后,能采取冻结其存款、划拨款项,还有拍卖、变卖财产等强制手段,以此迫使被申请人履行裁决书所规定的义务。
倘若被申请人在规定时间内依旧不履行,法院会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,实施信用惩戒,限制其高消费等行为。
3.另外,申请人还能请求法院对被申请人采取拘留等强制举措,但这必须要符合法定条件。
总之,不执行劳动仲裁裁决属于违法行为,借助法律途径能够切实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。
二、不执行劳动仲裁裁决会面临哪些法律后果
若一方不执行生效的劳动仲裁裁决,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
对于被申请执行人,可能面临多种后果。首先,法院有权查询、冻结、划拨其银行存款,扣留、提取其收入,查封、扣押、拍卖、变卖其财产。其次,根据《民事诉讼法》规定,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,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,在征信系统记录、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。若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,情节严重的,可能触犯《刑法》,构成拒不执行判决、裁定罪,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罚金;情节特别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三、不执行劳动仲裁裁决可通过哪些法律途径解决
若一方当事人不执行劳动仲裁裁决,另一方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解决:
申请强制执行: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》,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、裁决书,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。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,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。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。
起诉:如果劳动仲裁裁决不具有终局性,用人单位若不服裁决,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;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,同样可在该期限内起诉。通过法院审理进一步明确权利义务。
信息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,及时删除,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。
上一篇:劳动仲裁中的一裁终审是哪些
下一篇:劳动报酬需要仲裁前置吗
注册/登录获取更多内容
专业
深耕医疗行业9年精准
海量医疗行业人才便捷
求职顾问一对一服务